为何欧洲人比亚洲人更加强壮?并非只是天生,后天改变也很重要

那么,为什么欧洲人会比亚洲人更高、体格更强壮呢?一些学者认为,欧洲人属于高加索人种,这一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,具有典型的体毛浓密、眼睛呈褐色、灰色或蓝色等特征,身材普遍较为高大。这一基因特征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欧洲人的体型。然而,基因并不是唯一的因素,事实上,在欧洲中世纪时期,欧洲人的身高并不突出,身高差距的拉开,主要发生在近现代。
这种身高差距的背后,其实与欧洲的工业革命密切相关。在明朝时期,中国是全球白银流通的中心,欧洲的商人纷纷前往中国贸易,这时的中国尽管未能称霸全球,但经济实力雄厚,不容小觑。可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到来,欧洲逐渐超越了中国的经济、科学技术,成为世界的领头羊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欧洲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而这种提升直接推动了身高的增加。事实上,经济水平直接影响了营养水平和成长环境,进而决定了人的身高。
例如,在中国过去的30年里,经济飞速增长,这一时期中国人的身高也有了显著的进步。世界卫生组织甚至把身高作为衡量群体生活水平的标准之一。比如,南方的发达城市虽然普遍认为身高较低,但研究显示,这些城市儿童的身高增长率反而超越了许多北方城市。这就说明,社会经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人的身高。生活条件良好的儿童,营养充分,身高自然增长;反之,缺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儿童,身高就可能受到抑制。
再来看看饮食的作用。欧洲人以畜牧业发达著称,牛奶和奶制品的营养价值非常高,有助于青少年身体发育。大部分欧洲国家的饮食主要包括大麦和小麦,而亚洲则以水稻为主。欧洲人的肉类和奶制品的质量远高于亚洲国家。而且,欧洲的饮食习惯中,肉食占有重要地位,相较之下,亚洲人主食的比例较大。肉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有助于身体成长。更重要的是,欧洲人的饮食偏向高热量食物,这些食物为他们提供了额外的能量,也有助于体格发育。
此外,气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。寒冷的气候往往会刺激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。北方的欧洲,由于天气寒冷,人体需要更多食物来维持热量消耗,这也进一步促进了身高和体格的发展。尤其是海拔的影响,在高海拔地区,生长激素分泌受到了环境的刺激,但过高的海拔反而会抑制儿童的身高增长。比如,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中的研究表明,居住在海拔500米的地区的儿童,他们的身高相对正常,而在更高海拔的地区,儿童的身高则较矮。
综上所述,欧洲人身材高大的原因并非完全归因于基因,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。从经济发展到饮食习惯,从气候到生长环境,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人类的身高。而且,身高并不是衡量体格的唯一标准。身高较矮的人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,拥有健壮的体格。因此,亚洲人不必因此自卑,身高不是决定一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,任何人只要愿意努力,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体素质。
澎湃新闻曾指出,中国人的身高已经跃居东亚第一,但仍然与欧洲的平均身高存在差距。不过,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适当的调整,未来亚洲的身高水平同样有可能迎头赶上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